中文/EN

半岛平台官方网站入口

莫要再争论 车问网曝光国内95款车钢板厚度数据

来源:半岛平台官方网站入口   |   发布时间:2025-03-19 09:37:39  |  点击率: 1

  

  对多数汽车消费者而言,汽车安全性尤其是钢板厚度问题一直是大家讨论的热门话题。关于各系和各级别车型的钢板厚度,目前较普遍的一个观点认为,日系车钢板较薄而德系美系车钢板相对较厚。至于其钢板到底有多薄或者多厚,多数消费者并没有一个可靠的依据,往往是道听途说、人云亦云,或者凭自己的主观感受来判断。

  2012年,车问网曾针对车内强致癌物质多环芳烃进行了全面检测试验,并正式对外发布了“车真相”第一季检测结果,用真实的数据向消费者展示了各品牌车型车内致癌物的含量。本着用事实说话的态度,蛇年伊始,车问网就大家关心的汽车安全问题,进行了此次汽车钢板厚度的大调查。此次调查车问网共抽取了近百款市场上在售的热销车型,通过实际测试来得到各款车型的钢板厚度数据,用实测结果让我们消费者对汽车钢板厚度有一个更清晰理性的认识,也希望本次调查能为广大购买的人购车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车身覆盖件厚度检验测试(即钢板厚度检验测试)过程中把被测车型分为五大部分,分别是引擎盖、车顶、前后车门、左右车侧围以及后备箱盖板。为了测试的准确性,每一部分又随机选取三个测试点,通过计算三个被测点的平均值得出该部分钢板厚度的数据。最后取五个部分钢板厚度的平均数据,作为该款车型钢板厚度的平均参考值。

  穿越涂层测厚:无需清除被测物体表面的油漆,塑料等附着物即可测量基体厚度;

  多种实用测量模式:标准测量模式,最大值测量模式,最小值测量模式,差值测量模式,平均值测量模式,高温测量模式(配高温探头);

  人性化数据保存模式:可分组保存并可选择每组保存数据量,无需保存每个测量数据,简化操作;

  此次调查涉及自主、欧系(包括英、法、德等)、日系、美系车共26个品牌、95款车型。根据有关《汽车工程手册》记载,车身外部件用于顶盖、车门、翼子板、行李箱盖、发动机盖等地方的钢板,一般厚度允许从0.8mm-2.0mm。所有车型的测试结果如下。

  根据经验我们往往会认为,受制于成本控制的因素,车身越小价格越便宜的车型其钢板厚度也会越薄。不过从我们的实测结果来看,事实并非如此。确实有部分小车的钢板厚度实测结果较薄,但对于更多品牌来说,基本都做到了一视同仁。一些A0级或A级车的钢板厚度甚至还超过了部分品牌旗下B级车的钢板厚度。

  与此相对的,我们或许会认为,豪华车应当拥有更厚的钢板厚度。但现在,这个观点也不成立了。在此次钢板厚度调查中,两款宝马车型显得很特别。应用了轻量化技术后,宝马328Li和宝马X1的钢板厚度实测平均参考值分别只有0.82mm和0.86mm,远小于同级别的大众帕萨特和大众途观,但是仍然拥有足够的强度能够保证车内乘员的安全。

  在轻量化技术的应用下,豪华车也不一定钢板就厚,相反还能兼顾降低油耗和保持车身强度两方面的需求。

  文章开头提到的一个普遍观点认为,日系车钢板较薄而德系美系车钢板相对较厚,那么实际测试结果是否如此呢?

  从整体来看我们大家可以发现,表现最差的并不是日系车,而恰恰是我们的自主品牌。抽样调查的几个自主品牌汽车钢板厚度平均值均仅在1mm上下,而有些品牌车型的钢板厚度平均值甚至还不到1mm。

  日系车并非钢板都很薄,整体表现要好于自主品牌。但若以1.2mm厚度为线进行划分,我们大家可以看到,分界线以下多数为自主品牌和日系车,而欧系车和美系车则几乎都处于分界线上方。因此,日系车钢板较薄而德系美系车钢板相对较厚这一观点并非无中生有,我们的检测结果也证明了这一点。自主品牌和日系车仍然有待提高。

  不同的车型有着各自不同的用途和设计理念。目前大行其道的城市型SUV由于脱胎于成熟车型平台,单从检验测试的数据看,其基本保持了与母平台车型较一致的钢板厚度水平,且在刚性上略有提升;而对于像路虎这类纯粹的越野车来说,比普通城市SUV更需要较厚的钢板做防护。因此路虎品牌也成了这次检测中,平均钢板厚度最厚的品牌,旗舰车型揽胜也是这次检测中钢板厚度最厚的车型。

  此外,在整体表现并不理想的日系车中,三菱欧蓝德的数据尤其抢眼。1.65mm的平均参考值展现了这款SUV较强的适应能力,也突出了SUV车型钢板厚的特点。

  此次车问网对95款车型钢板厚度的调查,尝试从各车型区间、各国别区间等多重维度总结差异性,希望用最平实的数据为广大购买的人提供参考。

  尽管车身的整体刚性并不完全取决于钢板的厚度,同时还受到车身结构设计以及所用材料的影响。但必须得说,钢板厚度仍然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在同样材质的钢板下,钢板厚度越厚,对冲击力的抵抗就越强。而在材料方面,虽然轻量化技术能提高车身刚性,但企业受制于成本压力,目前尚无法在各车型区间大规模应用,我们的检测结果也证实了这一点。因此,消费者通过钢板厚度来判断车身的安全系数目前仍是行之有效的方法。而在这方面,自主品牌和日系车显然要进一步提高。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国产AI智能体Manus一夜刷屏,邀请码被炒至8.8万元,合伙人紧急澄清

  滴滴2024年全年GTV 3927亿元 经调整EBITA 43.3亿元

  苏姿丰亮相AMD AI PC创新峰会:AI是50年来最具变革性的技术 AMD赋能下一轮AI创新浪潮

  《庆余年2》《大奉打更人》等“五连爆” 阅文2024年IP版权收入增超三成

  TechWeb微晚报:巴菲特增持日本五大商社股份,可折叠iPhone售价曝光

  消息称苹果可折叠iPhone 2299美元起售 比两部顶配iPhone 16还高

  消息称苹果可折叠iPhone和iPad明年下半年量产 将推升富士康业绩

  青云QingCloud EHPC 打造即买即用的全流程SaaS化超算服务

  蚂蚁链发布BTN:可将区块链网络吞吐量提升186% 带宽成本降低80%

  蚂蚁自研数据库OceanBase宣布开源 300万行核心代码向社区开放